查看原文
其他

“ 红尘的渡客” 夜听社工,治愈心灵

2017-10-14 刘羽 社工客

      

出品 | 社工客(ID:shegongke)

作者 | 刘羽

机构 | 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



自从推出了【FM说说社工】专栏

有不少小伙伴说对播音感兴趣

为了丰富传播形式

社工客推出新栏目啦

【夜听社工】


将会在周末分享一些适合朗读的文章

诗歌、散文、社工故事等题材

加上语音版本,听着音乐,治愈心灵~



点击收听

社工客【夜听社工】主播·清荷


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经把人生比喻成海中游泳,你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,发现很多东西,累积很多经验,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,有些人背的东西多了,又不愿意放下,因此被困在原地,苦苦挣扎。



曾经我以为,社工,就是海中的船夫,他们以价值观为船,专业技能为浆,不断驶向一个个挣扎的人门,帮助他们把背负的东西放在船上,然后轻装简行,继续出发。

我记得我第一次了解社工是在大一的一节专业课上,当老师给我们解释了“助人自助”的理念后,我正式的跨进了社工这个行业的大门。


每次回想起这个理念,我都会想起佛教的一个典故: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去观音殿祈祷,希望观音菩萨能帮助他应对生活的困难,来到观音殿,他发现已经有一位女人正在朝菩萨的神像磕头,当女人抬起头,信徒发现,她就是观音菩萨,他很惊讶,不明白菩萨为什么要朝自己磕头,于是他询问了观音,菩萨回答:即使是像我这样的神明遇到了困难也要求我自己,你的困难我不能帮你解决,与其来拜我,不如拜自己。这就是佛教朴素的助人观:与其期待别人来助你,不如自己助自己。


和佛教的助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,社工的价值观最初的起源,也是来源于宗教,17世纪信奉英国新教的伊丽莎白女王,第一次把目光放在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上,出台了第一部救助弱势群体的相关法律,并且由英国的修道院和一些慈善人员一起实施。



或许正是社工和宗教斩不断的纠葛,每一个受过社工培训的社工,身上都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情怀,我们总是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,能够帮助别人脱胎换骨,浴火重生;帮助家庭和谐相处,和和美美;帮助社会,铲除不公。然而,现实并不如我们的想象。


我记得我是和我同班同学一起来深圳做社工的,在第一次督导的时候,本专业出生的督导就给我打了预防针: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万能的,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,如果身上累积了不好的情绪,要及时和督导倾诉。当时我对这段话不以为然,直到半年后,我的同学提交了辞呈,彻底离开了这个行业,原因很简单,在做个案的过程中,他发现自己并不能有效的帮助案主,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,觉得不再适合这一行。而我也经历了这个过程,好在和同工的交流,及时消除了不良情绪,是啊,虽然我们社工价值观来源于神明,可是我们没有神明的神力,很多事情我们也只能做努力,并不能求结果。



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薪资,俗话说,一文钱难倒英雄汉,虽然社工的薪资并不是所有行业最低水平,但是每一个从业者都理解社工面对工资的无奈,在深圳这一个大城市,普通一线社工的薪资基本算的上只能勉强维持温饱,想要存钱,那就很困难了,虽然在去年进行过薪资调整,但是,工资花起来,依旧捉襟见肘。


最后是社工的工作环境,机构、工作站、街道是压在社工身上的三座大山,社工就像是带着金箍的孙行者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念一遍紧箍咒,束手束脚,动弹不得,希望有一天三座大山可以变成三股助力,帮助社工更好完成工作。


在深圳做社工2年以后发现,我们社工并不是红尘的船夫,我们并没有能力去解救那些挣扎的普通人,我们也和那些被生活的重担压在原地的普通人一样,只是一个红尘的渡客,我们燃烧着自己的心灵,希望能为挣扎的人们带去一丝温暖,但是同时我们也希望有一天,能凭我们自己的力量造出一艘诺亚方舟,将在红尘挣扎的人们,解救上船,驶向幸福的彼岸。



社工,始终只是一份工作而已,有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。



投稿要求:本主题收录社工/公益相关的诗歌、散文、歌词等题材投稿(也欢迎推荐优秀作品),投稿邮箱sgke123@163.com,字数不限。



向原创者致敬

社工客2016-2017年度原创作者评选

- 年度大赏 -

开始啦~

点击下面图片,了解详情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